光伏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光伏科技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每一次客户进步都可以为光伏企业带来更多的科技价值。从PERC到TOPCon再到BC,光伏行业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迭代,BC技术是目前晶硅光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C技术具备转换效率高、外表美观、衰减低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同时带来的也是造价成本高,所以被誉为光伏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BC组件已经超过10个GW,这是BC技术的光伏组件首次突破GW级的销量,从侧面体现了BC组件已经在全球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显示,BC技术的光伏组件在实际的发电能力和抗衰减特性方面有诸多优势。经不完全统计,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光伏检测机构、各大厂商、EPC及业主的各类电站均已经积累了海量的BC组件发电数据。但是依然有很多光伏行业之外的非专业人士对BC组件的性能仍一知半解,在光伏组件的选择上犹豫不决。
7月25日,记者从隆基绿能举办的“BC组件·更多发电”的线上实证发布会上了解到,BC组件已经在全球各地安全运行一年多时间,性能如何?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证案例来了解一下。
CPVT认证:隆基BC防积灰组件衰减低至2.2%,领先TOPCon
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光伏产品法定检验机构,在位于银川的户外实证基地对隆基防积灰组件的发电性能和衰减进行了实测,通过七个月(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的实测数据得知,隆基BC防积灰组件比常规Hi-MO X6组件月均相对增益2.84%,最高月相对增益5.4%(2024年1月),最高日增益达10%以上,这显示仅仅防积灰这一项附加的功能,就可以带来月均2.84%的发电增益。
此外,CPVT还基于IEC6 TS 63556标准的验证测试,将隆基BC组件与当前主流的TOPCon组件的循环序列测试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也显示,BC组件的衰减值保持在2%左右,远低于其他TOPCon产品。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表示,通过各项严苛的实证检测得知,隆基BC组件具备优异的发电性能和更低的衰减表现。
厂家亲建电站实证:BC组件比TOPCon三年多赚三十万
隆基绿能科研人员在西安总部搭建了一座实证电站,通过实证环境检测Hi-MO X6 Max 组件的发电性能。在各项数据都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倾角(20°),相同的逆变器、线缆,在周边无任何遮挡的环境下)通过两个月的实证检测,发现Hi-MO X6 Max的常规组件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可达2.6%,而Hi-MO X6 防积灰组件,又较Hi-MO X6组件单位平均发电增益高了1.4%,也就是说Hi-MO X6 Max防积灰组件较同等功率的TOPCon发电能力高4%左右。以一万平米为例,30年间,使用Hi-MO X6组件的电站,要较使用TOPCon同等功率组件的电站要多发电53万度,多赚31.8万元,相当于1辆赛博坦克越野车。
同时,另一家BC领域的知名光伏企业在公开报道中也表示,建设在宁夏电力设计院楼顶的一个对比电站显示,其XBC组件单瓦发电量远超TOPCon数个百分点,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例证了BC组件在组件功率和发电性能上的双重领先。
企业主自投电站,为什么只选择隆基BC组件?
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EPC公司也是一个专注于工商业光伏电站的投资公司,他们五月份安装的一座光伏电站并没有因连续降雨而导致发电量受损,反而每天平均发电5.3个小时,年发电超过1600小时(该地区光伏发电理论是1400小时),超过预期发电10%,一年就能比预期多收益70多万元,两年多就可以实现回本。山东峰瑞的总经理刘总表示,因为是自己投资电站,就选了发电比较多,可靠性更强的隆基BC组件,BC组件安装在屋顶上,也比较美观,让工厂更加好看。
(山东峰瑞的总经理刘总点赞BC组件)
左手BC,右手TOPCon,实际发电数据让客户相信BC
到底是BC的发电能力强还是TOPCon更强?为了验证BC电站实际效果,浙江省某业主在自家厂房屋顶安装了BC组件和TOPCon组件,在同一块屋顶上,相同的朝向,相同的角度分别铺设了相同块数的隆基BC组件和某品牌的TOPCon组件,采用了完全一样的排布方案和逆变器。
虽然BC组件的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虽然自电站4月并网以来,雨水颇多,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但是BC组件整体的发电量却比TOPCon高0.26%!通过实证分析,折合单瓦来算BC组件单瓦比TOPCon多发1.5%
单瓦发电数据统计 | |
某TOPCon标称下单瓦发电 | 0.3529 |
隆基BC防积灰标称下单瓦发电 | 0.3538 |
某TOPCon FR下单瓦发电 | 0.3478 |
隆基BC防积灰 FR下单瓦发电 | 0.3531 |
隆基BC防积灰相对 某TOPCon单瓦增益(FR) | 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