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开幕—— “2025光伏市场发展论坛”“2025中国国际光伏创新应用展览会”如期举行
责任编辑: 作者: 2025/3/28 11:20:10 浏览:463 企业

2025年3月26~28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携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氢能联盟等单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

本届博览会以“聚焦能源新质生产力,绿动电力生态供应链”为主题,下设“2025中国国际光伏创新应用展览会”“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中国氢能展)”三大专题展和一个综合展示区,展品覆盖光储氢电等多个领域,三展资源联动,包括能源央、国企,光伏、储能、氢能等头部企业在内的500余家单位报名参加,共同助力光储氢电协同发展,展览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

本届博览会期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主办的“2025光伏市场发展论坛”如期召开,会议邀请行业相关研究机构、设计院、投资方及设备厂商等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分析国内大基地项目、分布式光伏市场开发建设、光伏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趋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但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协会始终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不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方面,《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的出台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最新修订印发标志着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的结束,正式拉开我国光伏发电全面进入上网电价市场化的新阶段,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正在加速建设。如今,在不考虑系统平衡性的条件下,光伏已经是最便宜的新建电源,光伏发电边际运行成本低,未来叠加储能等技术仍能和传统能源同质同价。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融合三处处长龙望成,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纪鹏,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解决方案总经理张敏,上海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长崔云,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部总经理何春涛,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田介花,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发电专业首席专家汤洋在会上作主旨报告。会议由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会秘书长马献立主持。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融合三处处长龙望成作“园区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建设经验及趋势分析”报告。他表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绿色直连、零碳园区等政策持续发力。高比例绿能园区具有保供应、降成本、减碳排、增绿电(证)等突出优势,备受多方关注。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作“新政下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的变革与机遇”主旨报告。她提出,新政下分布式光伏市场将出现四点变化,变化一:规模要求、并网方式;变化二:接入条件将改善;变化三:必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功能;变化四:机制电价替代煤电基准价。对于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的机遇展望,她指出,机遇一:“源网荷储”、“隔墙售电”等新型模式;机遇二:节能降碳成为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主要动力;机遇三:分布式光伏发展与能源转型相结合,以“光储充”的模式发展;机遇四:“综合能力”强的公司将脱颖而出。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介绍了“应对极限·擎御万象——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他表示,自2019年,天合光能推出面向不同温度湿度环境组件产品,根据不同温度湿度,进行封装结构定制化设计,确保组件高效可靠运行。该方案采用“极御组件+智能跟踪”双核驱动,目前已实现工厂预制、现场直用及快速安装,未来将实现量产,规模5GW+,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升级扩大规模。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解决方案总经理张敏作主题为“因地制宜 守护电网安全稳定”的报告。他认为,各区域电网特性与新能源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不同新能源渗透率及应用场景对构网技术的需求各不相同,全球多区域提出构网需求以推动行业发展。

上海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长崔云作主题为“蓝海光伏电站项目设计经验分享”的报告。他从蓝海光伏电站项目概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三方面进行了分享,该项目具有火光打捆、联合送出,容量大、建设标准高,集约化布局,项目重大、各方关注高等特点。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部总经理何春涛作主题为“柔性支架的全场景应用”的报告。他从柔性支架产品介绍、柔性支架优势、柔性支架验证、柔性支架场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柔性支架具有节约用地,高净空、大跨距,减少基础工程量,减少支架用钢量等优势。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田介花作主题为“N型组件多场景发电性能对比研究报告”的主旨演讲。她从低辐照性能、温度系数、IAM性能、双面率等多个角度对不同N型电池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带来了不同场景下的实证数据验证数据。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作题目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与挑战”的报告。他认为,在目前电力市场与双碳背景的双轮驱动大背景下,应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应“绿”则“绿”。新型储能引起的新模式、新业态将会涌现,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获取收益将是必然趋势。未来行业应重点关注细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并注重运营技术的积累。

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发电专业首席专家汤洋为行业带来目前海上光伏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情况。他认为,目前,固定式海上光伏已实现百万千瓦规模以上的工程建设,但由于经济性只适用于近海地区;漂浮式海上光伏技术则尚未成熟,仍存在重要技术挑战。我国海上光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环境下系统效能与安全性、关键部件可靠性亟待提升,相关测试能力与技术标准规范明显缺失。未来,海上光伏产业发展要基于基础理论,通过模块化设计、能效测试、监测技术、仿真技术、标准化研究等步骤,攻克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