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一家工厂屋顶进行的光伏逆变器实证对比测试结果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此次测试从2月25日至3月30日持续进行。数据显示,思格新能源的工商业110kW光伏逆变器相较于业内某一线品牌110kW光伏逆变器产品,平均发电量提升显著,达到0.41%的平均发电总增益,单日最高增幅更是达到2.12%。
「效率领先的背后,是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本次测试选用了全新设备,在完全一致的光照、温度、组件、倾角等外界条件下,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公平对比。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心脏",决定着整体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对于采用相同技术路线的逆变器而言,在理论设计效率上已经非常接近,实现0.41%的平均发电增益并非易事,不仅是性能数据的领先,更是对设备极限的再次突破,以及多项核心技术优势的叠加。
超宽MPPT电压范围延长发电时长
首先,思格逆变器具备180V更低启动电压和160~1000V的超宽MPPT电压范围,相比常规产品,能更早启动、更晚关机,精准捕捉清晨与傍晚的每一缕阳光,有效延长每日发电时长,提升整体收益。
AI智能算法精准锁定最高效功率点
其次,搭载自研AI智能MPPT算法的思格逆变器,通过对辐照度变化的智能识别与响应,能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追踪最大功率点,实现在高辐照(300~1000W/m²)条件下99.9%以上的动态MPPT效率,发电效率更高。
「长期稳定运行,大型项目的可靠之选」
此外,思格逆变器在硬件设计上同样实现全方位优化。全系采用高效率碳化硅(SiC)器件,大幅降低开关损耗,同时优化了内部元器件布局,大大提升整体的可靠性,最终实现整机元器件温升降低10℃,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测试期间,思格设备全程保持稳定运行,未出现异常波动或性能衰减,展现出优异的产品一致性和工程可靠性。相比之下,参与测试的对比品牌设备中出现了个别设备发电量明显异常的情况,最终未纳入统计结果,也在侧面印证了思格产品在长期稳定性方面的优势。这一表现对于追求高运维效率的大型项目尤为关键。「AI智能MPPT算法,潜力远不止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测试开展于三月份,属于青岛地区光照条件尚未进入最优阶段的春季时段。相比七八月的光照高峰期,三月的辐照度整体偏低、日照时长也相对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思格逆变器依然实现了0.41%的平均发电增益。
随着阳光强度提升、可利用时间拉长,思格逆变器搭载的超宽MPPT电压范围(160~1000V)以及AI智能MPPT算法将进一步释放其性能潜力:一方面,更宽的MPPT范围让设备能在清晨更早启动、傍晚更晚关机,充分延长发电时长;另一方面,AI算法对高频波动的光照响应更加敏捷精准,在夏季高辐照条件下也能持续稳定地锁定最大功率点。综合来看,夏季高峰时段的发电差距可能将进一步拉大。
「收益看得见,安装扩展更高效」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0.41%的增幅在数字上看似不大,但在大规模电站中,其带来的收益却不容小觑。以一个10MW光伏电站为例,按年均1300小时计算,仅这一微小提升,就能每年额外多发约5.3万度电。按当前工商业电价计算,意味着每年可多创造超过4万元收益。如果部署在百兆瓦级别的项目中,累计效益将成倍放大,对投资回报具有实质性影响。
“思格逆变器在本次测试中不仅发电性能优异,在工程部署环节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测试项目负责人表示,“思格设备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调试过程非常顺畅,大幅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特别是在屋顶空间受限的工商业场景下,这种设计优势尤为明显。同时,思格逆变器还预留了储能接口,后期扩展无需大规模更换现有设备,极大降低了升级成本。”
此次实证测试不仅验证了思格工商业逆变器在真实应用场景下的卓越性能,也再次印证了其在硬件设计、算法优化和系统集成等多维度的技术领先。未来,思格新能源将继续坚持以产品性能为核心,不断突破技术边界,为全球客户带来更高收益、更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